回形针PaperClip文章备份站
  • 首页
  • 回形针PaperClip
    • QQ-X计划“星城”之旅:3000米落差体验失重
    • iPhone 上的激光雷达有什么用
    • 「每逢佳节胖三斤」,你做好准备了吗
    • 不管回不回家,这个春节都值得你好好度过
    • 为什么一家银行要发射卫星
    • 为什么不好吃的野生动物也渐渐消失了?
    • 为什么你吃的月饼长这样
    • 为什么你的手机读取数据这么慢
    • 为什么你的腿总是长不直
    • 为什么托尼老师染发这么贵
    • 为什么搜索引擎无法解决你的困惑
    •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过敏
    • 为什么节后上班这么痛苦
    • 为什么芯片上的晶体管越做越小
    • 为什么苹果非要用自己的芯片
    • 人口普查究竟查什么
    • 你为什么总是抓不到娃娃
    • 你的身体怎样培养出「超级细菌」
    • 你究竟需要一把怎样的菜刀
    • 免费升舱这种好事,你怎么碰不上
    • 全国第二高发癌症,离你有多近
    • 写给直男的大姨妈呵护指南
    • 刚刚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意味着什么
    • 别人一支烟的愉悦,让你付出了什么
    • 动物园猛兽跑路该怎么办
    • 化妆水下毒指南
    • 半年学好英语能有多简单?
    • 只需拿起一张纸片,便可扭曲整个时空
    • 吃糖到底有什么问题
    • 含糖饮料避坑指南
    • 哪个男孩,不想永远做男孩|回形针推荐
    • 在非洲,优雅地吃上一桶泡面竟然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 好好的 Flash,怎么就被淘汰了
    • 如何从典当行借到钱
    • 如何像拼积木一样定制汽车?
    • 如何寻找世界上最古老的 DNA
    • 如何快速解决下水道堵塞
    • 如何把空气玩到极致
    • 如何拯救你的无线音响
    • 如何掌握一项3亿人都会的技能?
    • 如何科学地吸收尿液
    • 如何科学地提升撸狗体验
    • 如何科学地种西瓜
    • 如何给人生一个惊奇的停顿号
    • 如何让机器模仿你的声音
    • 如何选择一款靠谱的耳机
    • 安眠药对你做了什么?
    • 家用冰箱里的生化危机
    • 小蓝片对丁丁做了什么
    • 快出门,今晚有超级月全食
    • 收割机对小麦做了什么
    • 新发地的菜都从哪儿来
    • 春节如何科学送礼?
    • 是什么导致了走路八字脚
    • 杀蟑螂,中国人有1000种奇淫巧技
    • 正式介绍我们的第三张原声音乐专辑
    • 油烟机如何拯救你的当代生活
    • 照片里的你为什么不好看
    • 熬夜如何搞坏你的身体
    • 爆米花不为人知的秘密
    • 物理学家都干了什么?
    • 用对筷子有多重要
    • 电脑诞生这么久,为什么你还是喜欢在纸上做笔记
    • 神舟十二号:终极使命和新的起点
    • 站到“不安分”的人身边
    • 糖化反应到底有多危险
    • 纸吸管为什么这么难用
    • 自动扶梯到底危不危险
    • 苹果推出的 Mini LED 屏,到底好在哪
    • 逃避社交的你,真的有「社交恐惧症」吗
    • 量子计算机究竟是什么
    • 金刚居住的地心世界在哪里
    • 银盐冲印如何拯救老照片
    • 防腐剂到底安不安全
    • 食用色素真的安全吗
  • 基本操作
    • 《一个人工智能的诞生》即将完整上线,以及一个「立省 50 元」的机会
    • 《一个人工智能的诞生》第一周版本更新!
    • 《一个人工智能的诞生》第二周版本更新!
    • 《一个人工智能的诞生》第五周版本更新
    • 可能是地球上第一个交互视频课程
    • 基本操作 3 月更新
    • 基本操作四月第三周更新
    • 我们和数码荔枝聊了聊:做交互视频、卖正版软件到底赚不赚钱?
    • 机器学习的最底层,或许是人类
    • 被密码斩首的女王,与新课程免费兑换码
    • 「机器学习」等于「神经网络」吗?人工智能基础概念梳理
    • 众包与数据标注:机器学习的最底层,或许是人类
    • 并非只有加密和解密 —— 密码学基础概念梳理
    • 泄露天机 ——《密码学:成为一名密码朋克》全系列资料整理
    • 值得一看!《机器学习:一个人工智能的诞生》全系列参考资料
    • 沃尔特·皮茨:神经元模型与陨落的天才
    • 沃尔辛厄姆:被隐蔽的「间谍之父」的一生
  • 干燥工厂
    • 工厂开张的一个月里发生了什么?
    • 干燥工厂开业!我们准备了 6 颗核弹卖给你
  • 有点东西
    • 有点东西:这是回形针的新栏目「有点东西」
    • 有点东西:会飞的鸡在睡梦中合成宝可梦
    • 有点东西:几何让阻尼感和灵感都乖乖站好
    • 有点东西:原谅让数理化长出小眼睛
    • 有点东西:在摇椅上煮出赛博朋克艺术品
    • 有点东西:开发香喷喷的替代品与钱
    • 有点东西:懒人在音乐、断食、电击中书写 blog
    • 有点东西:拒绝加班徒步去抓星之卡比
    • 有点东西:这五个推荐里,我们强烈推荐第一个
    • 有点东西:遥控朋克猫有节奏地清倒硬盘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在GitHub上编辑
导出为 PDF
  1. 回形针PaperClip

为什么你的腿总是长不直

上一页为什么你的手机读取数据这么慢下一页为什么托尼老师染发这么贵

最后更新于3年前

**特别提醒:**个人如需了解更多或想获得相关疾病的治疗建议,请务必向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咨询。在接受相关医疗服务前,应听取医务人员的治疗建议及医学指导。在购买或使用相关药品前,应严格遵照医嘱及药品说明书,并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这是一双 X 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外翻」,大腿和小腿轴线的交点偏向身体中轴线。

img

这是一双 O 型腿,也叫「膝内翻」,大腿和小腿轴线的交点偏离身体中轴线。

这两种腿部畸形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相当常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可以自我纠正,只需定期观察,后者则要进一步的干预。那么,该如何鉴别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下肢发育的正常过程。

出生时,你的下肢力线通常是内翻的,角度随着年龄逐渐变小,一直到 18~24 月龄左右,完全变直。

2 岁之后,下肢力线向外翻转变,并在 4 岁左右角度达到最大。之后,力线又开始变直,直到 7 岁固定下来并维持到成年,最终的下肢力线通常有轻度外翻。

这个角度一般用胫股角来衡量,也就是大腿和小腿的轴线在膝关节处的夹角,其数值随年龄发生特征性变化。

生理性膝内翻或膝外翻的变化趋势一定是两侧对称的,且身高发育、运动能力正常,除了腿看着不太直,没有疼痛等其它症状。

而在 7 岁之后,如果只有一侧膝内翻或膝外翻,甚至出现双腿不等长,走路姿势异常,容易跌倒,足部和膝关节肿胀、疼痛或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这类现象,这下要提高警惕了。

这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腿部畸形,比如创伤性骨折、代谢性骨病、骨性发育不良、骨肿瘤等。

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的骨科检查,包括走路是否异常,局部是否有肿块,膝关节韧带的稳定性等。

一旦诊断明确,需要优先治疗原发病,这样可以有效阻止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进一步加重。

其次,可以采用半骨骺阻滞术进行治疗,也就是在畸形凸侧的生长板放置小钢板,减缓该侧生长板的生长速率,从而达到引导生长、纠正畸形的目的。

治疗结束后,取出钢板,双腿依旧能正常发育。

比如下面这两个案例:左图中的 4 岁小孩患有创伤性左膝外翻畸形,在胫骨近端内侧放置了「8」字钢板,术后 16 个月,已经能看到明显变化。

右图中的小孩 11 岁,创伤性左膝内翻畸形,在股骨远端外侧放置钢板,15 个月后得到矫正。

而像矫形鞋、支具这样的无创治疗,经多项研究证实,对病理性膝内翻或膝外翻并没有效果,加上大部分孩子好动的天性,也可能造成佩戴不适甚至产生心理阴影。

不光是小孩,成人也会有同样的困扰。

你的膝关节内侧承受着 70% 的重量,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下降,膝关节受力不均衡,极易引发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长此以往,膝关节内侧软骨平面总受磨损,造成膝内翻畸形。

对于已经失去生长潜能的成年人来说,「8」字钢板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需要更强硬精密的治疗。

一种方法是安装外固定支架,在今天是相当常用和有效的技术手段。

将多条特制固定针打入骨中,通过固定螺母与连接杆连接,之后持续且缓慢地调节纠正角度,从而逐步恢复下肢力线。

下图的患者 43 岁,患有严重左膝内侧骨性关节炎,通过 16 个月的外固定支架缓解了左膝内翻畸形,甚至能重现单腿站立。

或者采用高位胫骨截骨术,截去胫骨近端的一部分骨头,把负重力线转移到正常的位置,从而矫正膝关节应力分布不均。

别担心,这块硬生生被截掉的骨头位于松质骨区,这里血液供应富足,很容易愈合。

一旦病情发展严重,膝关节内外侧都受到磨损,造成关节韧带松弛甚至断裂,只能靠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重新安装一个人工关节。

如果没有疼痛等症状,并且从临床查体和 X 线片上都没有明显的骨骼异常,可以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改善外观。

而病理性的 X 型腿和 O 型腿,因为病变已经发生在骨骼,必须通过正规可靠的治疗手段才有机会治愈,单纯的锻炼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尤其像矫正带这种把腿缠成木乃伊的方法,除了会让血液循环不畅,还可能造成膝关节受伤,对你的腿没有丝毫益处。

(感谢燕华和李旭医生对本文提供帮助)

-

封面图素材由本文作者提供。

参考资料:

[1] Dettling, S., & Weiner, D. S. (2017). Management of bow legs in children: A primary care protocol.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 66(5):E1.

[2] Greene, W. B. (1994). Genu varum and genu valgum in children.

Instr Course Lect, 43:151-159.

[3] Salenius, P., & Vankka, E. (197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biofemoral angle in children.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 57(2):259-261.

[4] Kling, T. F. (1987). Angular deformities of the lower limbs in children.

Orthoped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8(4):513-27.

[5] Stevens, P.M., & Pease, F. (2006). Hemiepiphysiodesis for Posttraumatic Tibial Valgus.

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paedics, 26(3):385-392.

[6] Driano, A. N., & Staheli, L. T. (1998).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rrective shoewear use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pedics, 18(3):346.

[7] Sen, C., Kocaoglu, M., & Eralp, L. (2003). The advantages of circular external fixation used in high tibial osteotomy (average 6years follow-up).

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 11(3):139-144.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