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地的菜都从哪儿来
最后更新于
最后更新于
2020 年 9 月 6 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迎来全面复市。短暂告别之后,这里重归喧闹。今天,我们想借一棵大白菜,展现它进入市场前的流转之路。
这是一棵大白菜,5 斤重,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首先以每棵 1 元的价格被收购。6 小时后,它来到北京新发地市场,并从这里去往政府、学校、医院、饭店、超市、菜市场。离开时,一棵的价格已经涨到了 2.25 元。
3 小时后,它最终在朝阳区的一家菜市场被售出,价格也定格在了 5 元。从 1 元到 5 元,为什么蔬菜的价格会在 12 个小时里涨了这么多?
想要了解蔬菜价格的形成机制,我们需要搞清楚蔬菜来自哪里。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面上的蔬菜可根据产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北京本地种植的作物,如番茄、大白菜、生菜,主要来自大兴、顺义、通州等地,栽种面积接近 9.5 万亩,约等于 8800 个标准足球场。
然而,如此大面积的土地也只能养活十分之一的北京人口。北京每日消耗的 2 万吨蔬菜中,有 90% 来自于外地省份:近到河北山东,远至广东海南。
各省份的供给量会根据季节变化、种植技术、运输距离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一般而言,运输距离越短,气温越高,设施种植普及率越好的省份,越有可能在北京的蔬菜供应战中拔得头筹。
比如在 1 月的北京,外地蔬菜主要来自山东、河北等温室大棚普及率较高的省份。而对于部分喜热型蔬菜,如南瓜、丝瓜,则需要依靠海南、广东的露地种植。
而到了夏季,较高的气温使得北方农民可以对蔬菜进行大规模露地种植。因此,离北京较近的河北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三省,就成为了外地蔬菜的主要来源。
让我们回到那棵来自河北的大白菜。当农民人工完成育苗、施肥、施打农药、收割等工作后,县里的蔬菜经纪人就会以 0.2 元/斤的价格将其收购。完成分拣装箱,这些大白菜就会被运往县里的产地批发市场。
蔬菜经纪人需要依照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的食用农产品准入准出制度,向市场管理部门提供至少一项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
这些文件是蔬菜进入流通市场的通行证。以产地证明为例。它一般由生产企业、合作社、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等出具,上面记录产品的名称、数量、产地、以及种、购双方的个人信息。这相当于身份证,跟随蔬菜辗转数地,成为验明真身的证明。
如果蔬菜经纪人无法提供这些文件,产地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就会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完成登记后,蔬菜经纪人就可以在批发市场上交易这批大白菜。
最终,它们以 0.5 元/斤的价格被卖给了一位拥有冷藏卡车的长途运销户。这时,它的单价已经比收购时多了 0.2 元。
接下来,蔬菜将经历它落地以来最大的挑战。
从张家口到新发地,两百公里的京藏高速需要花费三个多小时。根据一项 2015 年的研究,车厢内的温度、运输时间、路面材质都会影响损耗比例。
在无冷链或只有基础冷链的情况下,当这些蔬菜到达目的地,至少有 20% 会出现干枯、发黄、擦伤,只能被丢弃。这些损耗蔬菜,连同不可食用的根叶、泥土,每年会产生 230 万吨垃圾,需要运送近 77 万次才能清理完毕。
进入新发地前,司机需要在新开发的市场管理系统中录入人、车、货信息,完成实名登记,并在现场接受称重、测温与信息核查。
此时将蔬菜卖给批发商,价格已经变成了 0.6 元/斤。他将使用这 0.1 元的差价,覆盖自己在汽油、租车、空驶、货品损耗上的成本。
在这批大白菜进入超市、菜市场之前,它还要在批发商手中两次经历加价,每次均为 0.05 元,用来支付自己的进场、仓储、运输等费用。
如果他们未能自检出所售产品中的高残留农药、细菌超标等质量问题,又被市场管理部门抽查到,还需要支付相应的罚款。
最终,大白菜被一位个体摊贩装上了车,进价是 0.7 元/斤。3 个小时后,这些大白菜就会以 1 元/斤的价格出现在菜市场中。
如果我们回顾链条所有环节的加价情况,会蔬菜流通中加价的大头似乎来自「农贸市场 - 消费者」,但这样的比较并不公平。蔬菜经纪人、运销户、批发商等环节吞吐量巨大,因此可以做到薄利多销。
相较之下,个体摊贩每日购买、运输、储存的量极为有限,还要面临终端消费者挑拣所造成的大量损耗,因此必须做多毛利。
从土地到市场,如此冗长的供应链极大地形塑了今日的蔬菜价格。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试图用冷链、直供等方式削减中间环节。
希望有一天,当我们在城市中赞叹蔬菜的美味时,这份幸福感可以化作实际价值,回溯到种植它的农民手中。